建筑科创企业,2024年的10种「增长策略」 | 系列选题启动

不少企业找到了自己的打法。

 

建筑科创企业,2024年的10种「增长策略」 | 系列选题启动

不少创业企业,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打法。

文|秦明

封面|pixabay

“今年是我们最「轻松」的一年”,一位创业者告诉建筑时氪。

过去几年,他们把一部分员工转型成为代理商,降低了人员成本并调整了运营模式。他预感到今后创新企业的发展逻辑将发生变化。过去,大多创客按照融资模式运作,注重研发能力的配置,而市场端相对较弱。如今,企业或许更应该将成本压到市场端,围绕主营产品,从市场中寻找盈利机会。

在传统产业,创新企业最难的是,如何把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跑通。跑通的标志是产品能够产生复购和裂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政策推动或是短暂的市场需求。在科技圈里,有些企业可能会“吹嘘”自己的能力,或者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如果他们没有真正为客户创造痛点价值,这样的成功是无法持续下去的。

尤其在建筑行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向建筑时氪表述到,他们曾经想过用SaaS模式,按年费订阅的做法去销售自己的产品,但是这种做法效果并不佳。换句话说,用互联网模式去除掉中间商的做法,在建筑业里大概率是行不通的。最具成功的方式是将产品无缝融入到原有的生态系统中,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各环节的人从中受益。

创新企业至少要在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至少一个维度上的某个点上有所突破,且这个点是客户最痛苦的地方,他们愿意为此付费,然后再把政策和市场资源结合起来,企业才有机会持续盈利,逐渐做大。

近期,建筑时氪看到的不少创业企业,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策略打法。

有的创新企业前后的思考逻辑变化很大。比如去年碰面时,创始人想找个场景把技术能力发挥到极致;前段时间见面沟通,维系与拓展客户资源或创造客户需求才是自己企业的第一驱动力。企业先以最小规模保持运营,布局一些创新场景做精工品质,蛰伏等待几年后的新时机。

有的创新企业开始将非主营产品线独立出去,收紧研发资金。在他们看来,大环境影响下,聚焦主业是关键。同时计划扩展一部分市场团队,增加生态合作伙伴的比例,希望大部分业务能够通过生态模式的合作伙伴来完成。

有的创新企业认为大环境并不会对自身的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没有依赖外部融资,主要通过自身的运营维持发展。2024年,营收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还是先把产品做好,即使面临营收压力,他们也能够通过适当收缩来应对。目前可以先继续观察市场行情。

为了更近一步观察到市场企业真实的情况,帮助建筑创投企业看清楚行业方向,做好下一步决策,建筑时氪启动新一轮系列选题,主题是“行业盘整期,建筑科创企业2024年的10种增长策略”。我们将邀请行业一线创业者,产业投资人,传统企业高管、科创部门负责人,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与看法。

围绕主题,建筑时氪提炼了但不限于以下探讨话题。第一,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哪个优先级在前;第二,如何调整公司运营模式适应当下市场环境;第三,如何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可能是非建筑领域场景),拓展国内外市场;第四,当下企业遇到的、正在解决的问题困境;第五,您认为自己公司其他的差异化创新角度……

各位嘉宾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分享。参与方式:1)文字投稿,格式不限,直接发送秦明;2)利用碎片化时间,直接给秦明发微信语音;3)直接滴滴秦明,30分钟电话沟通,我们将帮助您梳理观点。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700.html

建筑时氪的头像建筑时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推荐

加入社群

联系我们

邮件:ai4e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