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秦明 ;封面来源|受访供图
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喜欢追求不确定性,又能把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并付诸勇气与行动的一拨人。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决策,或许少不了日日夜夜的焦虑、自我否定与自我提高。
尤其在建筑业,不像AI科技圈的创业者那么“受人追捧”,正如一位知名投资人所言,想通过技术反向撬动建筑行业变革是很难的,只有把手弄脏下场做产业,才可能让技术最大程度的提升效率。
过程中,创始人会有一些东西是需要长期坚守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暂时放弃的。个体也会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从单方面具有某种优势逐渐变为全方位都能“打”的创始人。 这里面,肯定也会踩过很多坑,而背后总结的驱动力与判断力,正是我们看重与需要的,这也是推动商业文明与行业进步的力量。
基于此,建筑时氪策划了“什么是建筑领域的创业精神”的长期选题。近期,我们邀请了称象科技创始人熊彪博士 。称象科技 专注于利用先进激光扫描数字化设备、自研的点云AI处 理软件,向客户提供毫米级勘验及数字化应用服务 。
在朋友与导师的眼中,“ 执着、抗压能力强”是熊彪的特点。他自称天生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他也谈到,一个人若想追求舒适就不适合创业,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要用好产品回馈社会,这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
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建筑时氪编辑):
建筑时氪:当初在决定开始创业前,你为此做了什么事情,是哪方面的因素让你下定了决心?
熊彪: 博士阶段我是做激光雷达领域的研究, 此后近 1 0年也是专注在 激光点云逆向三维重建的技术探索 ,期间也作为核心人员主持、参与了国内外多个三维城市的建设工作。
在决定创立称象科技前的几个月,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项目定位是第一步。 那时大多数建筑空间测量还需要手工用尺操作,测量范围仅限于墙+柱体+少量柱间距测量,风管、消防管道等部位及异形建筑都很难通过手工测量出准确数值。 同时, 现场物品杂乱、多名人员并行工作等常见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精确度和效率 。
就技术而言,过去精准测量硬件和技术大多用在行政、文物保护等领域,几乎没有专业团队聚焦于建筑施工、装修行业。 我 意识到自己的激 光勘验及自动 化 三维建模技术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自己也花了几个月蹲在施工现场观察工人施工,毕竟隔行如隔山。
那时候,国外同类技术发展迅速,而国内又无强大企业领跑此领域。在接收到广联达的合作邀请后,我下定了决心,以自己掌握的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以建筑行业作为切入点,争取实现“让盖的每一栋楼,装修的每一套房,都用上激光三维建模” 。
建筑时氪:创业的这些年,让你长期坚持的是什么,让你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熊彪: 创业这些年,让我长期坚持的是对技术的追求和热爱,以及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当然, 确实也有些遗憾,我曾经面临过融资困难的问题,导致我的上家创业公司无法继续发展。这个经历让我认识到创业的艰辛,并意识到,持续的融资是创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
建筑时氪:从你自己的经历出发,什么是建筑领域创业者特有的创业精神?
熊彪: 执着和抗压能力吧。建筑行业,特别是中国的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采纳周期长、见效慢。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创业过程中,我都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包括 在面对融资困难和市场挑战时,不退缩、努力前行。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建筑时氪: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最需要在哪些地方形成共识或者做些什么事情?
熊彪: 精准测量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是必要的,它是智能建造的“眼睛”和“大脑”,可以避免误差和时间损耗,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建筑行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建筑行业也需要注重数据的价值,将三维数据整合到企业数据库中,为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提供支持 。
建筑时氪:未来5-10年后,自己或者公司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状态?
熊彪: 我们会继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强点云自动化处理的能力,减少人工参与的程度。我们计划深挖数据潜力,利用海量数据训练算法,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同时,我们还计划将测量数据有偿共享给其他厂家和合作伙伴,拓展盈利模式,也希望公司成为建筑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地位的企业。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