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秦明;封面来源|受访供图
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喜欢追求不确定性,又能把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并付诸勇气与行动的一拨人。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决策,或许少不了日日夜夜的焦虑、自我否定与自我提高。
尤其在建筑业,不像AI科技圈的创业者那么受人追捧。正如一位知名投资人所言,想通过技术反向撬动建筑业变革是很难的,只有把手弄脏下场做产业,才可能让技术最大程度地提升效率。
过程中,创始人会有一些东西是需要长期坚守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暂时放弃的。个体也会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从单方面具有某种优势逐渐变为全方位都能“打”的创始人。 这里面,肯定也会踩过很多坑,而背后总结的驱动力与判断力,正是我们看重与需要的,这也是推动商业文明与行业进步的力量。
基于此,建筑时氪策划了“什么是建筑领域的创业精神”的长期选题。近期,我们邀请了卓蚁科技创始人陈渝阳 。卓蚁科技是一家建筑机器人公司, 产品包括ALC 墙板搬运机器人、ALC墙板安装机器人、智能深化设计和规划系统等。
陈渝阳告诉建筑时氪,过去创业公司很难以革新、对立的打法去融入建筑业,新的技术与模式会在行业规则下显得不堪一击。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历史周期,迎来了一丝机会,困则思变,“城内人”也开始寻求突围的思路,这让城里城外不再绝对对抗,反而慢慢有了“里应外合”的态势。
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建筑时氪编辑):
建筑时氪:当初在决定开始创业前,你为此做了什么事情,是哪方面的因素让你下定了决心?
陈渝阳: 其实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我是个彻底的门外汉,技术背景出身,21年年中开始深入了解行业,半年的调研时间跑了很多地方,设计院、工地、预制件工厂、行业协会等等。
从行业技术发展阶段的视角来看,建筑业有蛮多机会,但至于怎么做,数字化、智能化、建筑机器人、还是简单的工具,行业各有说法,如果再加上怎么和商业结合,更是复杂没有答案。
但就是这样的现状反而让年轻的创业者兴奋。未知的、未被定义的东西对于年轻团队来说是最好的驱动剂,所以当时也就这么简简单单出发了。
建筑时氪: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最需要在哪些地方形成共识或者做些什么事情?
陈渝阳: 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有的链条体系无形中构建起了高高的壁垒,像一道坚固的城墙工事。
如果以革新、对立的思路去打,很多初创公司、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不堪一击,更何况是在这两年比较低沉的大环境下,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历史周期,迎来了一丝机会,困则思变,“城内人”也开始寻求突围的思路,这让城里城外不再绝对对抗,反而慢慢有了“里应外合”。
任何事物的革新都牵涉到整个链条,建筑也一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人、新模式……这个革新是痛苦的,也更需要大家一起来推进,单靠科技公司的力量是很薄弱的。
建筑时氪:未来5-10年后,自己或者公司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状态?
陈渝阳: 其实行业的现状最真实的呈现就是从业者的状态,现在大家都在寻求转型,新鲜血液的流入也越来越少。经过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通过技术的驱动、很多东西会重塑和变革,如果真正期望要达到某个现象级的状态,那大概是建筑从业者和建筑产业工人也能做明星,这也是卓蚁科技努力的方向。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