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鳗科技创始人朱越洋:心中永远发光的人不会惧怕苦难 | 建筑时氪

这是一个已然发生并令人期待的建筑新能源时代。

文| 秦明 ;封面来源|受访供图

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喜欢追求不确定性,又能把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并付诸勇气与行动的一拨人。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决策,或许少不了日日夜夜的焦虑、自我否定与自我提高。

尤其在建筑业,不像AI科技圈的创业者那么受人追捧。正如一位知名投资人所言,想通过技术反向撬动建筑业变革是很难的,只有把手弄脏下场做产业,才可能让技术最大程度地提升效率。

过程中,创始人会有一些东西是需要长期坚守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暂时放弃的。个体也会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从单方面具有某种优势逐渐变为全方位都能“打”的创始人。 这里面,肯定也会踩过很多坑,而背后总结的驱动力与判断力,正是我们看重与需要的,这也是推动商业文明与行业进步的力量。

基于此,建筑时氪策划了“什么是建筑领域的创业精神”的长期选题。近期,我们邀请了辰鳗科技创始人朱越洋 。辰鳗科技是一家以工商业分布式储能产品为抓手,深耕商业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能源管理服务企业。

作为一名创业3年的95后,朱越洋团队经历的暗黑时刻数不胜数。他谈到,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创业更是九死一生。而能持续保持领先的创业者特性是很相似的:眼光毒,下手狠,会取舍,懂分享,人脉广,精力旺。

辰鳗科技创始人朱越洋:心中永远发光的人不会惧怕苦难 | 建筑时氪

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建筑时氪编辑):

建筑时氪:创业的这些年,让你长期坚持的是什么,让你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朱越洋: 创业3年,经历的暗黑时刻数不胜数,公司在早期因为发不出工资,四处借钱遭受冷眼和质疑,因为系统不稳定导致商户中途停电,网吧客人刚玩了半小时整个网吧断电,理发店客人头剪到一半停电了…..我们当时挨个登门道歉。

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创业更是九死一生,过程中沮丧过,无助过,但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因为每看到客户的用能成本降下来,物业的催缴率提起来,对我们的认可和支持的时候,那种喜悦盖过了几乎所有的磨难。

我也始终坚信辰鳗在坚持一件正确且伟大的事业,因为我们如今能够看到并想象到的绿色低碳能源构建,基于物联网和AI算法的生产制造,不仅能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还会减少碳排放而有利于碳中和,这是一个已然发生并令人充满期待的能源数字化新生态。辰鳗也必将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对国家和历史负责。

至于遗憾的事情,我觉得最大遗憾就是缺少对家人的陪伴,创业是一场巨大的延迟满足感的活动,需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保持痛苦中成长、并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我很少劝身边优秀的朋友创业,因为这真不是人干的事。

建筑时氪:从你自己的经历出发,什么是建筑领域创业者特有的创业精神?

朱越洋: 一个创业者,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能活下来,且能持续保持领先的CEO其实特性是很相似的,我总结为六个特性:眼光毒,下手狠,会取舍,懂分享,人脉广,精力旺。

作为新一代创业者,迅速完成对行业的认知升级和重组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提升对赛道的判断,以及对未来产业延展性的理解能力,抓住市场需求,大胆向前,才有可能在新时代环境下赢得机遇。

建筑时氪:当初在决定开始创业前的那几个月,你为此做了什么事情,是哪方面的因素让你下定了决心?

朱越洋: 在创立辰鳗的前一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沟通中。当时,我与时任地产商管公司负责人的李季,也就是现在的合伙人,就商业地产物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向我分析了管理和经营上的诸多矛盾,尤其是能耗不透明,用能成本高昂,商户收缴困难等等。 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挑战后,我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决定进军综合能源管理这个领域。

当然,这也与国家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有关,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如转供电限价,分时电价的实施,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字化等等,都让我看到了创业的机会和前景。

建筑时氪: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最需要在哪些地方形成共识或者做些什么事情?

朱越洋: 建筑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了存量市场的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而五大城市群 即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成渝 的 人口虹吸效应与可开发建筑用地的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样的背景下,辰鳗专注于解决楼宇和建筑的能耗问题 。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辰鳗更想围绕楼宇的整个能耗、绿色建筑、低碳零碳楼宇不断的迭代解决方案,为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605.html

建筑时氪的头像建筑时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推荐

加入社群

联系我们

邮件:ai4e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