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秦明 ;封面来源|受访供图
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喜欢追求不确定性,又能把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并付诸勇气与行动的一拨人。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决策,或许少不了日日夜夜的焦虑、自我否定与自我提高。
尤其在建筑业,不像AI科技圈的创业者那么受人追捧。正如一位知名投资人所言,想通过技术反向撬动建筑业变革是很难的,只有把手弄脏下场做产业,才可能让技术最大程度地提升效率。
过程中,创始人会有一些东西是需要长期坚守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暂时放弃的。个体也会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从单方面具有某种优势逐渐变为全方位都能“打”的创始人。 这里面,肯定也会踩过很多坑,而背后总结的驱动力与判断力,正是我们看重与需要的,这也是推动商业文明与行业进步的力量。
基于此,建筑时氪策划了“什么是建筑领域的创业精神”的长期选题。近期,我们邀请了毕埃慕创始人林敏 。毕埃慕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建筑数据集成平台的研发以及全寿命周期BIM咨询服务,已在商业地产、市政桥梁、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园区)领域成功实施500余个项目。
林敏告诉建筑时氪,热爱是坚持最好的动力。有时候压力确实很大,就想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没有这个情怀,很多事情的确很难抗下来。在他看来,数字化是每个企业的未来,我们要追求阳光下的利润,相信桌子底下的事情不能持久。
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建筑时氪编辑):
建筑时氪:当初在决定开始创业前,你为此做了什么事情,是哪方面的因素让你下定了决心?
林敏: 在 创业之前,我先写了简陋的商业计划书给到我的客户,因为之前工作的信任和所在企业积累的背景,客户认可后提供了100万投资及办公场地,我就开始起步创业。
关于首批团队的搭建,我邀请的是自己最认可的两个前同事,他们那时也已从老东家离职。 因为有投资款,并且有一定的机会成功,他们欣然入伙,我们一直合作到现在,已经12年多了。之后,我再找朋友推荐了几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优秀学生入职,就开始经营了。
为什么做BIM。那时是因为世界上最优秀工程行业软件公司欧特克“放弃”了自己最当打的产品AutoCAD,他们在所有外部宣传的会议上,包括内部的技术交流会议上,都不遗余力的推广宣传BIM技术。
我在想,我看不到的方向他一定看得到,我跟着他们走应该不会错。在CAD时代,国内有天正,鲁班,斯维尔等很多老牌的CAD二次开发公司,我没有赶上。反观BIM刚刚兴起,国外也没有几年,我们选择开始应用和推广,就可以和其他人在新的起点开始竞争,而不是去已有的赛道去追赶别人。
另外,我之前所在公司做的是三维算量软件,这是建筑行业里面很小的一个版块。虽然那时老东家的产品市场认可度已经很高了,但我一想到BIM技术可以贯穿整个建设全寿命周期,可以协同协作所有的参建各方,就很兴奋。世界是三维的,我们应该用三维的方式去表达这个世界。
建筑时氪:创业的这些年,让你长期坚持的是什么,让你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林敏: 我心底里其实是一个产品经理,我希望自己设计的产品最终能够被更多的人使用,进而改变这个古老的行业。热爱是坚持最好的动力。很多时候,的确是压力很大,就想还要不要坚持下去,但是想到就算是自己失败了,也能为行业带来一些探索,积累一些经验。所以就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坚持。没有这个情怀,很多事情的确很难抗下来。
让我遗憾的事情有一件,当时有5000万资金准备进来,我没有在环境好的时候同意融资。我在想,如果手上有资金,研发速度就会更快一些,毕竟坐电梯比爬楼梯更快。但是有的时候也想,当时我无法驾驭这么多资金的话,其实也不一定是好事。总之,无论什么选择,之后只要全力以赴了,就没有遗憾了。
建筑时氪:从你自己的经历出发,什么是建筑领域创业者特有的创业精神?
林敏: 理解行业的特质,小心翼翼的迈进,要在完美的设想和现实的情况之间找到平衡,不放弃追求最终成功的目标。
建筑时氪: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最需要在哪些地方形成共识或者做些什么事情?
林敏: 认可信息化是每个企业的未来,认可桌子底下的事情最终不能持久,追求阳光下的利润。做的事情是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从倒数第二到行业前几位。建筑业就像汽车工业一样,精准高效,受人尊敬,打造精品!
建筑时氪:未来5-10年后,自己或者公司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状态?
林敏 :希望整个行业的工作方式有所改变,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线协作,就像今天每个人都能用微信聊天一样。这样,每个人都可以高效地沟通,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改变建筑行业的粗放和浪费现状。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