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洋:装修赛道的「滴滴」梦

谁能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规模化交付,谁就能赢得市场与客户。

文|秦明;封面| 企业供图

连锁品牌装修赛道在建筑行业是个另类。

在整体建筑大环境差强人意的时候,这个赛道却有着不错的机会,锚定在该赛道的创新企业——唐吉诃德,收入和项目量每年都在成倍数地增长,合同额比去年又翻了一倍,并于近期完成亿元B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老股东58产业基金、蓝驰创投跟投。

整装总包、材料集采与SaaS产品是企业的三大业务线。建筑时氪的老朋友,唐吉诃德创始人张洋谈到,他们并非只依赖于单一产品业务,而是围绕连锁品牌工程部或营建部的不同维度需求,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建筑产业互联网公司,唐吉诃德再一次被VC资本认可,SaaS服务于产业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唐吉诃德踩对了中国SaaS的未来出路。在中国高质量发展时代,产业互联网或将成为SaaS最有可能持续发展、快速指数级增长的出路。

业绩亮眼与资本给予预期的背后,离不了唐吉诃德团队构建的独特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唐吉诃德成立7年,从专注数字整装核心引擎研发,建立“四库一平台”技术产品线;技术之外,切入到连锁商业,包括积聚了后端全国范围的交付资源,如劳务队伍和材料供应商,建立数字装修行业标准模式;再到提供“AI引擎+产业SaaS+供应链+整装”,不断地拓宽服务边界。

连锁品牌赛道角逐中,谁能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规模化交付,谁就能占领与赢得市场。时隔两年,笔者回访了唐吉诃德创始人&CEO张洋。

张洋告诉建筑时氪,如今想要出圈的产业互联网企业不能只在内部做一些传统的IT服务,而是要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积累的数据和技术,孵化新的生产关系,进而要用这套新的生产关系来做自己的业务,看看能否比其他企业更快、更便宜、更好地完成任务。如此一来,企业团队不仅能验证自己的方案,也才最有可能创造出长远生存的商业价值。

对话张洋:装修赛道的「滴滴」梦

01 连锁商装的另类视角

连锁品牌装修市场的需求是稳定的,甚至是增长的。张洋谈到,连锁品牌背后对应的是人们生活的刚性需求,比如餐饮、教育、超市等装修场景,这些需求是不会因为经济波动而消失,只是会有品牌的更替和竞争。

站在装修服务商的立场,他们并不关心这类品牌方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只要这些品牌还存在,还想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开店,而开店的第一步就是装修。有时候,品牌方频繁地增加或更替,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

连锁商装属于中小规模的项目,与跟家装和大工装有着本质的区别。张洋告诉建筑时氪,除了刚性的需求,传统的装修模式经验无法满足连锁品牌对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异地并发的规模化开店的最佳需求。

换句话说,对于品牌方而言,连锁商装不仅仅是在单个城市简单开几家店的问题,而是需要在不同城市、有好铺位的地方快速开店,且要求保持相同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品牌方对边际成本的要求尽可能为零,传统的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点。

传统的装修模式,依靠经验驱动项目。张洋表示,传统方式很容易产生延期和增项。因为大多设计师并没有施工经验,他们的图纸数据深度也只有百分之五六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需要边看边做边调整。这对于连锁商业来说,一旦出现问题,甲方的成本就会上升,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纠纷,甚至甲方付出的多,结果还不好,施工方也觉得没有赚到钱,这就是现状。

连锁商业的赛道上注定没有很大的装企来布局。张洋谈到,比如金螳螂主要做的是大型工装项目,如机场和火车站,很难从成本角度适应匹配连锁商装项目体量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这就给了创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空间。张洋表示,连锁商业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特点,比家装和大型工装更容易用信息化、数字化去改造、去颠覆、去升维。这也是他选择该赛道的原因之一。

02 唐吉诃德的“滴滴”路

唐吉诃德成立于2016年,孵化自建筑软件龙头广联达。对于张洋而言,如何解决连锁商装项目在传统模式下难以实现的低成本、高质量、规模化交付目标,是他的关注点。

在张洋看来,关键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边际成本的问题。因此,唐吉诃德的定位就是要成为整个连锁商装的一个大中台,不做施工,就像滴滴一样,将数据标准化后进行数字化管控,达到边际成本为零,这样可以同时做大量项目,增长也是是爆发式的。

基本逻辑就是用数据代替人的经验作为标准,用平台规则代替多角色的沟通。张洋谈到,那么孵化一套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套数字化软件管理系统,包括建立整合线下材料资源、供应链和劳务的平台是避不开的事情。

“四库一平台”是张洋给出的技术思路解法。

唐吉诃德采用“BIM技术+数据驱动”的MCO(模拟运维一体化)新模式,其产品可智能生成BIM9D数据,省去传统装修中的预算、采购、项目管理等环节。同时,也建立了数字整装SaaS协同平台,链接品牌方、施工队和材料供应商。

对话张洋:装修赛道的「滴滴」梦

平台由三大AI引擎组成,整体流程是通过采用BIM正向设计和模拟的理念,完成多专业协同设计、深化与出图;通过BIM模型,一键智能生成施工图和报价清单,自动输出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最终通过在线化数字监控,完成项目建设。

背后核心优势是逐步积累了四方面的数据,并建立了对应的构件库、工效库、工法库、资源库。库中分别积累和规范了不同品牌方业务中的千万条工序级构件信息、量价数据、工艺工法标准和材料资源数据,便于实现项目级规模化复制。

张洋表示,四库解决经验的问题,平台解决沟通效率,用数据代替经验来驱动项目。传统的1.0玩法是被动式的,靠经验来做,现在是主动的,这是唐吉诃德的一个核心。

不过,想要建立一个平台并非易事,如何让各方加入并按照平台流程执行是关键点。

站在劳务群体看,张洋告诉建筑时氪,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劳务队伍很难自己去获得客户,因为这是ToB的生意,而不是ToC。其次,即使他们与品牌方自己合作,双方也没有保证,长期存在信任与交付能力的问题。

如何保证执行,精细化拆单是张洋理解的装修平台的核心。

在他看来,好的协作平台必须要有一套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将订单拆分好,工人只需要按照平台步骤就能完成工作,而且最好是定位在一个细分赛道中。如果仅仅是纯粹的劳务平台,既做家装又做工装,本质是信息链接,难以保障交付,简单的发包平台不太可能有前景。

另外,在平台中,对工队的选择,包括用工和材料供应,都有严格的筛选体系,并且分等级,比如A级队伍,B级队伍,C级队伍。张洋告诉建筑时氪,每个工队的专长可能不同,比如有华住系、锦江系等,平台会根据他们的级别和实力,以及过去的经验进行评级,然后分配不同的项目。这个过程就像滴滴专车一样进行服务派单。

03 商业价值的落地

任何企业打动客户的,最终源于企业的核心价值。没有核心价值,即使销售再好,关系再好,人家也不会买账。张洋谈到,唐吉诃德的核心价值很清晰,本质是一个数字化管控的平台公司。

唐吉诃德的MCO模式与传统模式——边干边发现问题边调整,相比返工率会很低。根据内部团队测算,具体比传统返工率降低90%,管理成本降低20%,工期会提前30%。另外,通过对板材材料的优化,碳排放降低了25%。

张洋谈到,每年连锁线下门店的新店和旧店翻新数量约在745万间,其商装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企业,唐吉诃德的“四库一平台”加上优质交付资源,未来很有可能越做越大,越有吸引力,在这个赛道持续规模化。

对话张洋:装修赛道的「滴滴」梦

04 投资人点评

洪泰基金投资人表示: 疫情后,国家政策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引导和支持拓展消费新空间、丰富消费体验。随着线下连锁消费业态的稳步恢复,供给侧的连锁商业企业对精细化管控成本的要求大幅提升,对连锁商装过程的数字化需求非常明确,以唐吉诃德为标准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平台将成为公装行业变革的唯一路径。

唐吉诃德团队在数字建筑、数字商装领域深耕近二十年,持续以技术创新和数据沉淀推动连锁商装产业链的数字化、低碳化升级;其今年新构建的全栈式数字集采平台,将在整装服务之外,为连锁商业企业提供更多优质选择。作为行业内的绝对领先者,唐吉诃德已服务数百家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和数千家门店,充分验证了其在产业链上具备的核心价值,我们期待在未来放量增长的过程中,唐吉在技术和商业上能持续突破,助力中国连锁商业的高效发展。

58神骐资本 (58产业基金)投资人表示: 一直以来连锁商装行业都存在难以标准交付、难以成本管理、难以效率管理等痛点,行业整体仍处于相对传统的交付方式,标准化及数字化程度较低,极具发展潜力。唐吉诃德通过强大的技术能力,不但将看似繁杂的勘查、设计、预算、施工通过系统形成标准化,更通过对施工方强有力的把控以及对下游品牌客户高粘性服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扎根线下商业营建运维全周期服务。不仅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同时在行业中树立了先导地位。未来期待看到更多与唐吉诃德一样优秀的企业,成为市场的创新者及引领者,促进更多产业的数字化及智能化变革。

蓝驰创投投资人表示: 唐吉诃德以科技、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模式,创新地开拓了中国式发展的企业服务。蓝驰创投作为公司的早期投资人,见证了公司在企业服务模式上的探索。最近两年,公司不仅持续构建着行业竞争力,在业务和收入方面,也进入高速、高质量地发展轨道。中国要成为数字强国,中国模式的企业服务大有可为,唐吉诃德已经是中国连锁门店数字化赛道的领头羊,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并持续增加投资。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647.html

建筑时氪的头像建筑时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推荐

加入社群

联系我们

邮件:ai4e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