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头部承包商Suffolk CTO:6000字撕开建筑科技难落地的真相

Suffolk如何思考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阻碍与未来机会​。

文|秦明;封面| Pintere st

2024年以来,中国的建筑市场形式严峻,很多建筑科技企业不得不去思考下一步的策略打法,包括重新审视技术在传统产业应用过程中,如何以及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利润回报。技术落地缓慢的真相是什么,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几类问题的思考。

第一,为何建筑技术落地应用缓慢,采用技术的障碍有哪些,有哪些因素是创业者过去没有考虑到的;第二,现今建筑科技细分玩家是否饱和,是否进入到同质化竞争阶段,比较成功的创新企业做对了什么;第三,未来建筑技术优化的方向在哪里,最容易被采用的场景在何处。

在波士顿的一场科技思想盛会前夕,知名建筑创新社区Builtworlds与美国头部承包商Suffolk建筑公司的CTO Chin博士做了深度交流。或许我们能从他们的对话中捕捉到建筑科技的真相。

Dr. Jit Kee Chin,MIT物理学博士,Suffolk的首席技术官, 在2020年被欧特克评为 “顶级建筑影响力人物” 之一,2019年获得 BuildWorlds Mavericks奖项,2018年被Construtech杂志评为建筑行业顶尖女性之一。

美国头部承包商Suffolk CTO:6000字撕开建筑科技难落地的真相

Dr. Jit Kee Chin(来源:Builtworlds)

1、在需要进行重大流程变革,或者后续收益归其他利益相关者时,采用技术会遇到更多阻力,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并非易事。即使利益相关者完全明白这些解决方案能为项目带来什么价值,最终问题还是要回到“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上,每个利益相关者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2、有一些因素是比较感性的。很多人把技术简单等同于软件,但建筑行业从根本上是一个需要实际操作的实体行业。承包商对软件解决方案的使用和每次发布新版本时的升级意愿都有限。

3、技术采用的另一个障碍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时间框架和技术本身的更新不匹配。一旦项目开始,就很难把技术价格的上涨考虑进去。建筑行业的利润本来就很薄,对很多承包商来说,新技术有时是可有可无的。

4、我们常常低估了这一点,建筑专业人员通常习惯于以某种方式做事,不太愿意在中途改变流程,而许多技术的实施确实需要调整现有的流程。

5、当你觉得科技创新企业达到饱和,其实主要来自于人们在不断重新发明相似的解决方案,竞争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最终只会为每个用例留下几种成熟的、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不过,创新并没有达到饱和,分包商的技术渗透率还是很低。

6、设计自动化是个充满机会的领域;在调度自动化和预测方面仍需要更多的创新,还有采购和供应链物流的问题依然存在。

7、生成式AI有很大潜力,远不止我们今天看到的简单文本生成和摘要。真正的潜力在于为建筑专业人士创造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但目前存在准确性问题,且成本较高,不同规模的公司采用方式可能不同。

8、机器人技术可能会逐步渗透,而不是突然大规模颠覆。采用机器人技术需要改变流程和培训人才,虽然很多项目中已经使用机器人,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经济效果,同时还存在风险转移问题。

9、聘用AI专业人员的决策将取决于AI能为承包商带来多大价值,而这点还在评估中。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继续出现幻觉,最终可能不会对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且,AI解决方案的成本也很高,承包商可能负担不起,或者不愿意花这个钱。

10、低碳材料和它们在大幅降低隐含碳方面的潜力让人兴奋。减少排放会对建筑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以下为具体对话,经秦明编辑:

Q1:建筑业长期以来都以采用技术缓慢而闻名,您认为这种描述准确吗?

Chin博士: 我过去一直觉得这是对的,现在依然如此,但我的看法变得更加细致了。如果把建筑业和其他行业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建筑行业的适应速度通常比较慢,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它也能快速跟上。

例如,当有技术能提高用户效率时,建筑业往往会迅速采用这些技术。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人都在使用像Green Badger这样的省时工具,来简化获得LEED认证的过程。

此外,建筑业也很快开始试用一些能在现场增加价值的硬件和工具,比如节省时间和提高质量的机器人和无人机解决方案。如今,提升工地效率和生产力的技术和工具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承包商们都在努力应对行业内的劳动力短缺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Q2:那么,行业在哪些方面采用缓慢?

Chin博士: 在需要进行重大流程变革,或者后续收益归其他利益相关者时,我发现阻力往往会更大。

举个例子,如果一项减少索赔的保险技术解决方案实施得当,保险公司能直接受益,但对于负责执行这项方案的总承包商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价值。虽然从长远来看,这个解决方案能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降低保险成本,创造价值,但短期内激励机制却不太一致。

再举个例子,当采用技术时需要进行重大流程变更,特别是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时,就会更加复杂。比如,布局机器人可以生成多工种的布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这要求承包商以不同的方式来购买工种,并且按照新的顺序进行采购,所以他们的采用速度就比较慢。

我觉得还有一些因素是比较感性的。很多人把技术简单等同于软件,但建筑行业从根本上是一个需要实际操作的实体行业。在建筑行业,承包商对软件解决方案的使用和每次发布新版本时的升级意愿都有限。这种对持续更新和升级软件的犹豫,可能让人觉得我们行业在采用技术上进展缓慢。

总体来说,我认为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速度其实在加快。很多软件初创公司和投资者不断涌入这个领域。看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尽管现在仍然主要处于试验阶段。所以我觉得建筑行业在采用方面并不一定进展缓慢。我相信我们行业在合适的地方使用了正确的技术。

Q3:如果我可以回顾一下,您曾提到我们为了提高效率而快速采用新技术。您能否举出更多例子,说明您看到过一种技术迅速流行起来吗?

Chin博士: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Procore,过去二十年里它非常成功。我觉得它是市场上首批推出的现场和文档管理解决方案之一,大家很快就开始使用,因为它真的提高了用户的效率。

另一个容易上手的解决方案是OpenSpace。我们一直需要在项目现场记录照片,然后OpenSpace的出现就让这一切变得简单多了,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也促使人们迅速采用这个工具。如果价格合理,大家总是希望找到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方法,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Q4:谈谈采用的巨大障碍。您已经提到了流程变更、价值链碎片化和定价。还有其他吗?您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Chin博士: 泄漏检测和缓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承包商实施了这个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受益的是那些承担建筑商风险政策的保险公司。从长远来看,资产所有者会因为泄漏减少、返工和计划延误的减少而受益。但是在短期内,如果不降低建筑商风险政策的价格或者减少免赔额,任何利益相关者都没有动力去支付实施泄漏检测和缓解方案的成本,甚至监控这些方案。

这就是一个展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如何合作采用能够创造价值的技术的例子。虽然把所有利益相关者聚在一起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各方之间的协调需要时间,这就会减慢采用的进程。

Q5:当谈到解决努力与回报的问题时,仅仅是沟通还是改变政策的问题?

Chin博士: 解决这个问题可不仅仅是靠沟通。即使利益相关者完全明白这些解决方案能为项目带来什么价值,最终问题还是要回到“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上。每个利益相关者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改变政策和激励措施也是有效的。在保险技术的例子中,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降低实施技术的免赔额、补贴试点项目,甚至降低保费来激励总承包商使用这些解决方案。从政策角度来看,要求拥有非人为风险缓解系统也可能推动技术的采用。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这两种方法的一些迹象,所以我相信这项特定的保险技术最终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过,要让这种保险技术真正扩大规模并带来有意义的变化,以推动更多技术的使用,它必须解决行业内的所有痛点。

Q6:您能详细阐述一下技术采用的其他一些障碍吗?

Chin博士: 技术采用的另一个障碍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时间框架和技术本身的更新不匹配。一旦项目开始,就很难把技术价格的上涨考虑进去。建筑行业的利润本来就很薄,对很多承包商来说,新技术有时是可有可无的,尽管它需要不少投资。从流程的角度来看,建筑专业人员通常习惯于以某种方式做事,不太愿意在中途改变流程,而许多技术的实施确实需要调整现有的流程。我们常常低估了这一点。

好消息是,过去人才曾是技术采用的障碍。那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理解这个行业,也无法为其创造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过去,还有一些建筑专业人士对技术采用不太感兴趣,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善。尽管仍然有一些抵制技术的“后期采用者”,不过代际变革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数字原生代以全新的方式加入这个行业。

Q7:就此而言,您之前提到过,该行业出现了大量科技初创企业的涌现,我们是否已经饱和了?

Chin博士: 我们现在的产量确实不错,但我不觉得我们已经达到饱和。运营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技术解决方案的痛点,我们还有很多空白可以填补。比如,分包商的技术渗透率还是很低,我们在隐含碳方面也面临不少问题,这些都是潜力巨大的领域。

我觉得饱和感主要来自于人们在不断重新发明相似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计时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解决方案试图解决这个挑战。光是照片记录方面就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竞争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到了一定时候,这个领域可能会变得很拥挤,我们最终只会为每个用例留下几种成熟的、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

Q8:这很好地引出了下一个问题:机遇。哪些领域适合进行技术优化?

Chin博士: 设计自动化是个充满机会的领域。现在的设计主要都是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很多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都能应用到这个领域。

我还希望能看到在调度自动化和预测方面更多的创新。现在的调度创新主要集中在短期调度上,而在调度预测和情景模拟方面,只有一两种解决方案。这确实是个难题,所以它没有像其他领域那样受到重视。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早该被颠覆了。

Q9: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一个特定的区域最适合实施这一措施?

Chin博士: 采购和供应链物流是个充满机会的领域,这在新冠疫情期间尤为明显。不过,即使四年过去了,供应链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因为地缘政治不稳定、工会行动和其他事件的影响。我们仍然面临着供应链挑战,这也会反过来影响项目进度。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无疑会对承包商和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所帮助。

Q10:我们开始最后几个问题,谈谈颠覆者。你对哪些技术感到兴奋?

Chin博士: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我们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它的潜力远不止我们今天看到的简单文本生成和摘要。真正的潜力在于为建筑专业人士创造新的信息交互方式。 建筑数据相当复杂,因为它既多样又庞大,需要进行结构化和整理。我们需要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日常决策。

人工智能可以简化这种交互,改变我们与信息和数据的互动方式。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比如搜索和检索、智能查询,以及在不同数据类型之间建立连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为建筑商开发真正智能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能够吸收足够的知识,成为建筑商的副驾驶,那将是多么革命性的改变。

这种想法和我们在医疗保健领域看到的情况很相似。如今,由于医疗专业人员长期记录了详细的医疗记录,我们已经有了能够帮助检测和诊断患者疾病的人工智能程序。虽然建筑行业在数据采集方面的严格程度不如医疗行业,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这个水平。

Q11: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建筑公司招聘新的人工智能特定职位。您是否希望在整个行业内看到更多这样的职位,或者整个专业软件是否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Chin博士: 聘用人工智能专业人员的决策将取决于人工智能能为承包商带来多大价值,而这点还在评估中。大型建筑公司可能会投资于人工智能人才,并开发自己的专业模型。而中型或小型公司可能会依赖专门的人工智能软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继续出现幻觉,最终可能不会对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为建筑业对准确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建筑行业的运作受到风险驱动,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对这些风险负责。毕竟,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领域,而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精确度上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成本也很高,因此承包商可能负担不起,或者不愿意花这个钱。

Q12:在同样的风险和所有权与价值的对话中,机器人技术是否具有颠覆性潜力?

Chin博士: 机器人技术可以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渗透,而不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带来颠覆。在很多情况下,机器人技术的进入门槛依然很高。为了大规模采用机器人技术,我们需要改变流程,并对人才进行培训。

我确实相信机器人技术能为建筑业带来价值。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萨福克的项目中就正在使用机器人。我们发现,当这些机器人在工地上高效利用时,它们的经济效益是最好的。不过,这需要有可预测的需求、简化的物流来将机器人运送到工地,以及大规模的培训计划。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些条件。

还有一个风险转移的问题,就是谁来承担机器人执行工作的风险?许多机器人初创公司并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最终,您的机器人承包商仍然需要提供服务,并且要有一些人力资源来确保这个服务的质量。

Q13:在我们结束采访之前,还有什么其他技术让您特别兴奋吗?

Chin博士: 我对低碳材料和它们在大幅降低隐含碳方面的潜力感到非常兴奋。我真的相信,减少排放会对建筑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能大规模生产低碳水泥、混凝土或钢铁,整个行业将会发生彻底的变革。

现在,很多技术已经验证了原型并开始进入规模化阶段。这些创新材料公司正在创造新的东西,同时也在解决成本溢价的问题。虽然这个过程不会很快,但如果这些创新者能够在五到十年内实现价格平价,他们将真正颠覆我们的行业,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AI4ELAB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4elab.com/4889.html

建筑时氪的头像建筑时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推荐

加入社群

联系我们

邮件:ai4elab@163.com